解困——全世界計算機,聯合起來!
現有百億數量級的計算機,能否聯合起來用?粗略一想,似乎“不可能”!仁光科技智能交互界面云平臺讓“不可能”變成“可能”。
尤其在當前軍政企領域,計算機信息系統聯合使用能夠充分發揮信息交互共享在數據資源配置中的優化作用和集成功效倍增作用,進而提升全社會的創新力和生產力。但普遍存在“六大困境”,亟需解決。
1. 當前軍政企行業信息系統聯合使用存在“六大困境”
“困境一”:有網絡難聚合
各類中心都建有內部網、指揮網、互聯網、監控網、視頻會議網以及外部引接網等各類不同的物理網絡,但這些隔離網絡專網傳輸、獨立運行、互不兼容,很難聚合到“一張網”內統一使用、統一管理。
“困境二”:有系統難融合
各個不同的物理網絡,都運行著不同的業務系統,這些分散的業務系統就像“煙囪”一樣,形成了不同的“信息孤島”,彼此之間相互獨立、互相分離、單車道運行,很難融合到“一個平臺”內聯合共用、聯動使用。
“困境三”:有資源難整合
隨著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普及應用,各類中心的數據、視頻、語音等資源更加豐富多樣,但由于標準不同、格式不同、接口不同,底融合困難重重,很難整合到“一個資源池”共建共享、共用共管。
“困境四”:有海量數據但關聯性低
大數據時代,“有海量數據,但如何用”始終是各級領導和機關最為關注、最為關心的現實難題。由于海量數據底層無法融合、通道無法聚合,數據價值大打折扣,很難在“一幅圖”上關聯使用、關聯管理。
“困境五”:有操控指令但靈活性低
現代化的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最需要現代化的操控工具。目前看,各類中心作業人員習慣和滿足于鍵盤、鼠標等傳統的操控手段,費時費力費人員,很難用“一套先進交互工具”提質增效、提速提力。
“困境六”:有顯示大屏但智能化低
目前的顯示大屏往往用來“看大頭像”“看固定畫面”“看數字表格”,如何讓大屏“動”起來、讓數據“活”起來,讓系統“聯”起來,始終是一道難題。目前看,各類中心只能把大屏定位在“大顯示器”層面,投入與產出價值失衡,很難通過“一面屏”進行靈活重組、靈活交互、靈活展現。
2. “六大困境”產生的技術原因
造成上述“六大困境”的技術根源,在于半個世紀以來逐漸形成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結構:即“計算機+網絡”(計算機負責數據、運算和操作使用,網絡負責傳輸)。事實上形成了:信息孤島化、資源分散化、系統碎片化、管理體系復雜、用戶協作困難。
(1)網絡之間隔離。各類中心通常有多個不同密級的網絡,各網絡管理部門也不相同,如內部網、指揮網、互聯網、監控網、視頻會議網以及外部引接網等各類不同的物理網絡,通常這些網絡專網傳輸、獨立運行、互不兼容。
(2)系統相互獨立。各行業通常都有多個不同功能、不同用途的信息系統,各個系統之間往往存在“信息煙囪”,這些系統之間數據協議不同,保密壁壘森嚴,操作系統各異,彼此之間相互獨立。
(3)資源標準不同。信息資源多樣性,隨著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普及應用,各類數據、音視頻等資源更加豐富多樣,但由于標準不同、格式不同、接口不同,數據融合困難重重。
(4)數據難以關聯。在各類中心由于有多網多系統,雖然有“海量數據”,但由于“信息煙囪”的存在,致使數據無法在底層融合,造成了數據關聯度不高,數據使用的時效性差,在數據使用過程中經常需要人工處理。
(5)交互方式落后。傳統應用系統軟件主要功能還停留在對業務數據的底層處理能力和前臺數據展示方面,需要多數據關聯時操作復雜、數據界面不友好。當前的交互工具以鼠標鍵盤操作為主,缺乏智能化的交互工具。
(6)大屏幕只能看。大屏幕以能分區的大顯示器展示功能為主,一方面是由于各信號源互相獨立只能在大屏幕上分區顯示或者進行靜態圖層疊加展示,另一方面是由于市面上常見的大屏系統產品側重點在于對大屏幕本身的顯示功能,對于用戶層面的業務交互功能基本不能支持。
3. 仁光智能交互技術解決方案
仁光科技堅持10余年的技術原創,首家成功研發出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交互界面云平臺,建立起面向用戶使用的全新信息交互共用平臺——智能交互界面層。突破了軍政企行業信息系統聯合使用的“六大困境”。
(1)使用層和數據層的分離。
仁光科技在不動原有網絡結構和信息系統的基礎上,對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進行了架構創新,將使用層與數據層進行了分離——將信息系統結構從傳統的“計算機+網絡”模式,升級為了“終端屏幕(使用層)+計算機網絡(數據層)”模式——終端屏幕負責操作使用,計算機網絡負責數據、運算和傳輸。從而在技術上實現了:信息孤島聯通化、分散資源集約化、碎片系統一體化、管理指揮扁平化、用戶協同高效化。
(2)多計算機安全界面融合、聯合使用。
仁光智能交互界面云平臺實現了:在數據不連通的理想安全環境下,多種(物理隔離網絡的)計算機和監控的界面融合、聯合使用。
仁光智能交互界面云平臺,是運用仁光科技先進成熟的智能信息交互技術,在不改變原有網絡和信息系統的前提下,以安全界面融合為基礎,以智能界面引擎為依托,以原有網絡終端界面信息為根本,以友好交互工具為手段,以安全交互技術為保障,深度開發利用界面信息,多維度展現可用資源,形成“一張網”“一個池”“一平臺”“一面屏”,構建全新的智能信息交互體系,實現操作運用便捷化、跨網資源共享化、聯合作業協同化、指揮控制精準化。
多網變一網。通過仁光智能交互界面云平臺,可以將來自互聯網、內部網、專網、涉密網等不同(物理隔離的)網絡里各類計算機(包括從不聯網的計算機)終端設備和音視頻設備安全聚合在一個交互網內進行聯合使用。讓用戶從以前需要面對多個(物理隔離的)網絡,變成只需要面對一個智能交互網,從而實現了多網變一網。
多系統變一系統。通過仁光智能交互界面云平臺,可以將來自各個網絡及計算機信息系統、基于Windows、Linux、Android等各類操作系統的不同關鍵資源信息安全整合在一個交互界面上進行兼容使用。讓用戶從以前需要面對N個軟件系統,變成只需要面對一個智能交互系統,從而實現了多網變一網。
多屏變一屏。通過仁光智能交互界面云平臺,用戶可以在一個屏幕上調取并精確操作各個網絡及計算機信息系統界面,并自如剪裁、重組、編輯高價值信息畫面,實現了各類信息的集中使用、分發,且帶動了全網海量數據的實時聯動。讓用戶從以前需要面對多套屏幕(及鍵鼠終端),變成只需要一套智能交互終端,從而實現了多屏變一屏。
用戶協同友好。仁光科技提供多達13種友好交互工具,滿足各種“顯示+交互”的使用需求,用戶可以依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仁光智能交互界面云引擎支持一對多、多對多的實時交互,用戶在有線或無線網絡條件下均可靈活組群、友好協同。
(3)“窄帶”使用“寬帶”。
仁光智能界面云平臺“使用層”和“數據層”的分離,解決了傳統“計算機+網絡”模式對單機算力和網絡帶寬的高度依賴,實現了“窄帶”使用“寬帶”——通過前臺的界面“窄帶”操作指令(Kbps至Mbps級帶寬),使用后臺的數據“寬帶”集群化運算(Gbps至Tbps級帶寬)。
在不久的未來,人們將通過前臺屏幕的“窄帶”界面來暢游數據的海洋,使用后臺無限“寬帶”的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服務。并通過“界面互聯”自主結成高價值創造共同體。
全世界計算機——聯合起來!